生物廢水滅活系統的安全操作規程
			  點擊次數:879 更新時間:2025-03-31
			    一、系統啟動前準備
 
  1、環境與設備檢查
 
  確保設備周圍環境干燥、清潔,各部件(儲液罐、滅活罐、冷卻罐等)安裝牢固,無泄漏。
  檢查管道連接、閥門狀態及傳感器(溫度計、壓力表)是否正常。
  2、參數設定與藥劑準備
 
  根據廢水特性選擇滅活方式(化學藥劑或熱力滅菌),配置所需藥劑(如次氯酸鈉、臭氧等)。
  在控制系統中設定溫度、壓力、處理時間等參數(例如熱力滅菌需達到121℃、30分鐘)。
  二、廢水預處理與投加
 
  1、廢水收集與調節
 
  將生物廢水引入儲液罐,通過液位計監控容量,避免溢流。
  調節廢水pH值(如使用酸堿中和)和溫度,以提高后續滅活效率。
  2、藥劑投加
 
  若采用化學滅活,通過加藥泵精準投加消毒劑(如次氯酸鈉溶液、臭氧),控制濃度在5-10mg/L范圍內。
  三、滅活處理核心階段
 
  1、熱力滅菌操作
 
  將廢水泵入滅活罐,啟動蒸汽噴射器加熱至設定溫度(如121℃),通過測溫系統實時監控滅活效果。
  維持高溫高壓環境至預設時間,確保病原體DNA/RNA斷裂及微生物蛋白質變性。
  2、化學滅活操作
 
  若使用化學法,通過攪拌機混合藥劑與廢水,確保充分接觸反應。
  監測電導率或余氯濃度,驗證滅活達標。
  四、冷卻與廢液排放
 
  1、降溫處理
 
  滅活后的高溫廢水進入冷卻罐,通過夾套循環冷卻水(如15-25℃)快速降溫至安全溫度。
  冷卻罐液位和溫度由傳感器實時反饋至控制系統。
  2、廢液排放與驗證
 
  冷卻后的廢水經排放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系統,排放前需取樣檢測滅活效果(如微生物殘留量)。
  若采用連續式系統,PLC自動控制排放流量和批次切換。
  五、系統關閉與維護
 
  1、停機操作
 
  依次關閉進料泵、攪拌機及蒸汽閥門,排空罐內殘余廢液。
  使用清洗水(含酸堿液)對罐體和管道進行CIP清洗,避免生物膜殘留。
  2、日常維護
 
  定期更換過濾組件(如除菌濾芯)、校準傳感器,檢查密封件和閥門狀態。
  記錄運行數據(溫度曲線、處理量)并備份至中控系統,支持質量追溯。
  3、關鍵注意事項
 
  安全防護:操作時需穿戴防護服、口罩及手套,避免接觸滅活劑或高溫蒸汽。
  應急處理:遇斷電或設備故障時,立即關閉電源并清空罐內廢水,防止污染擴散。
  合規驗證:定期通過獨立驗證裝置檢測滅活效果,確保符合《生物安全實驗室規范》等法規要求。
              上一篇 正確使用對凡士林融化機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很關鍵 下一篇 一文與您分享移動式配液罐的常見問題相應解決方法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
